記者日前從教育部得悉,2012年以來,我國累計有514.05萬建檔立卡貧窮學生承受高等教育,數以百萬計的貧窮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學生,高等教育向貧窮生歪斜促進了社會的向上活動。
以“教育:消除貧窮的重要途徑”為主題的教育扶貧國際研討會31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法舉行,討論教育與減貧的聯系,共享我國教育扶貧的成功實踐與經歷做法。
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致辭中說,遍及有質量的教育是消除貧窮的要害根底。我國施行精準扶貧戰略,走出一條我國特色減貧路途,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將教育作為阻斷貧窮代際傳遞、完成脫貧致富的底子之策。
田學軍表明,我國施行教育精準幫扶,大力支持貧窮地區教育展開,構建完善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贊助方針體系,大力展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,廣泛發動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施行工業扶貧,協助很多貧窮村莊走上致富路途,提早10年完成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展開議程減貧方針。
與會國際專家普遍認為,我國為國際減貧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,也為展開我國家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展開方針供給了有利學習。期望我國對教育扶貧的經歷做法進行體系總結,與各國展開更多溝通協作,一起探究減貧與教育互利展開之道,攜手推動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展開方針。
研討會上發布的《面向2030·我國教育扶貧的實踐》顯現,2020年,我國貧窮縣九年責任教育穩固率到達94.8%,較2015年進步近5個百分點,挨近全國平均水平。到2020年末,責任教育階段1.45億學生中,停學學生由臺賬樹立之初的60多萬人降至682人,其間20多萬貧窮建檔立卡停學學生完成動態清零。
[000903股票]越秀證券:國瑞置業毛利水平領先同儕,租金收入蓄勢迸發